行路难·其一李白

作者:唐 李白

行路难·其一李白原文

行路难·其一
李白 〔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①樽:本作“尊”。盛酒器。②斗: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③羞,通“馐”,美味的食物。④直:通“值”,价值。⑤箸(zhù):筷子。⑥“闲来”二句:表示诗人对从政仍有期待。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碧,一作“坐”。⑦岐路:指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岐,一作“歧”。⑧安:哪里。⑨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志传》载: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què)从小就有壮志,他的叔父宗炳曾问及他的志向,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他带兵攻打林邑国,大胜,获封左卫将军。⑩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⑩济:过河,渡过。

行路难·其一李白拼音解读

jīn zūn qīng jiǔ dòu shí qiān ,yù pán zhēn xiū zhí wàn qián 。
tíng bēi tóu zhù bú néng shí ,bá jiàn sì gù xīn máng rán 。
yù dù huáng hé bīng sāi chuān ,jiāng dēng tài háng xuě mǎn shān 。
xián lái chuí diào bì xī shàng ,hū fù chéng zhōu mèng rì biān 。
háng lù nán ,háng lù nán ,duō qí lù ,jīn ān zài ?
zhǎng fēng pò làng huì yǒu shí ,zhí guà yún fān jì cāng hǎ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金杯里的清酒,一斗便是十千。玉盘里的佳肴,万钱才抵其珍贵。我内心郁郁停下杯筷,四处环望拔出宝剑,只感到茫然若失。想要渡过黄河却逢冰川堵塞,欲要攀上太行又遭大雪拦路。姜太公于渭水旁悠闲垂钓(得遇贤主周文王),伊尹在梦中乘舟见日(被商汤聘请)。人生之路如此艰难,如此艰难。歧路纷杂,今我又该在何处呢?乘着长风破万里浪,挂上船帆终有横渡沧海的一日。

相关赏析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李白受诏入京后,供奉翰林期间陪侍皇帝左右,后却遭谗被“赐金还山”。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的时候。诗的前四句写朋友设下盛宴为之饯行,然而他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毫无食欲饮兴,心绪茫然、苦闷、抑郁。他将要渡黄河登太行,可是冰塞大川雪满高山,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重重。但诗人壮心不死,想到吕尚、伊尹这两位古代贤臣未遇明主前的经历,又增添了以后返回长安的信心。而在现实中,还是行路难,岔路有很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总有一天会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篇幅不长却具有跳荡纵横的气势格局,展现出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以及他在进退去就之际继续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762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四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年少才情早著,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因性格不羁和一些令其郁郁不得志的因素,最终被賜金放还,虽然仕途难有得意,但他文学成就不容小觑,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

版权声明:
标题:行路难·其一李白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154.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