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诗经
作者:西周-春秋, 诗经
蒹葭-诗经原文:
蒹葭
佚名 〔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①兼(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 的样子。②伊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溯洄从之:在河边逆流向上游 走追寻她。从,追寻。④ 宛在水中央:是说顺流虽然易行,但是所追寻
之人如在水之中央,就算近也是可 望而不可即也。宛,宛然,好像。 ⑤晞(ī): 晒干。⑥湄: 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⑦坻(chí):水中的沙滩。⑧(si):水边。⑨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蒹葭-诗经拼音解读:
jiān jiā
yì míng 〔xiān qín 〕
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uāng 。suǒ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zhǎng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 。
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 。suǒ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méi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jī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dǐ 。
jiān jiā cǎi cǎi ,bái lù wèi yǐ 。suǒ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sì 。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yòu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zh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河边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结成霜。我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的河边上。逆流而上去找她,前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河中央。
河边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尚未干。我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的河边上。逆流而上去找她,前方的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小洲上。
河边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尚未蒸发干。我的心上人啊,她就在河岸的那一头。逆流而上去找她,那道路曲折又险阻。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沙滩上。
相关赏析
《蒙葭》这首诗是写一个男人痴情苦恋的心理感受。
获葭苍茌、白为霜”河的芦青郁葱葱、深秋的白露霜凝渐浓。作者以革草花、白露成霜的清凉景象起笔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位让我日夜想念的人,就在河水对岸的那一方。主人公是一名青年男子有位让他一直神不守舍、魂牵梦绕的姑娘。在此秋景寂寂、秋水漫漫的境地里更让他痛苦地思念着她。他仿佛在徽风吹拂的秋苇中望见对岸雾气笼罩中的她,心也随之飞到她的近前,缠绕在她身上不去
“洄从之,道阻且长。”我想逆流而上去追寻她,可是道路艰难阻隔又怎赶得上。表面是说青年追寻苦恋的姑娘的路上有艰难障碍追赶不上,但在青年心里,哪里真的是路难追不上,其实是她如水中仙女一样高贵难攀,但他又放不下这颗朝思暮想的心
“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想顺流而下去寻找她,她宛然就在站立在水中与我相望。青年男子心中设想着从水中游向她的身边,这样也许能够得到她,可他尝试过,就是游不到她的近前。其实他此时出现了幻想、幻觉,姑娘变成一个浮动的人影,扑朔迷离亦真亦幻,仿佛立在水中央向他招手也仿佛对他轻蔑一望随之隐去身影。因而他在水边眺望对岸和水中,神魂不安,视觉模糊,出现向她游过去的幻象。他这是爱得太深以致失魂了。青年男人迷恋某人又求之不得时常会有这种失魂落魄的感觉,《蒹葭》即把这种心理感受描写得人木三分。
下面两章较第一章只换少许字词,叠唱的效应加深了诗的意旨,翻译过来就是:
河畔的芦苇青郁葱葱,清晨的露水未干天色朦胧。那位让我日夜想念的人,我想逆流而上去追寻
不停,可是路有艰难阻隔又怎赶得上而去跟从。我想顺流而下去寻找她,她宛然就站立在水中与我心意相通。
河畔的芦苇更是繁盛,清晨的露水仍在晨色弥蒙我那苦苦思念的人,就仁立在茫茫的对岸或水中。我想逆流而上去追寻她,可是路有艰难阻隔力不从。我想顺流而下去寻找她,她宛然就站立在水中与我心相通。
全诗反复咏唱“未晞”、“未已”,变换使用“湄”、“跻”“”、“坻”、“右”、“沚”,绘出的是一幅白露横江、雾锁清河的迷蒙图景,描写的是求情难得、如隔深水、水中望月、镜中看花的惘然况味,演现了一种痴迷的情感使整个诗篇都涂满了迷茫而伤感的色调。
古罗马诗人桓吉尔有一句名诗:“望对岸而伸手向往。”被后人理解为追求情人而不得才隔水伸手向往,仍是求之难得。德国古民歌描写追求女子不得也多称被深水阻隔。正所谓“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但丁《神曲》)。人类恋爱的情感以及求之不得的失恋感受大概是相通的,不然古欧洲与古中国为何都以隔水向往来描述苦恋苦求的感受?
这首诗用水、芦苇、霜、露等自然事物烘托出出一种清凉、朦胧的意境。秋晨淡雾,烟笼寒水,露凝霜结,烟水缥缈中一位少女隐现迷离,仿佛真的的存在,又仿佛只是虚影。女人柔如水,诗中的水象征了女性的柔与美,但寒水是否又象征这女性的狐高难求将主人公苦苦折磨。女子一会儿在水边,一
会儿在洲上,一会儿在水中,如魅影,如游仙 飘忽不定,牵人肠肚。再配以兼葭、白露、秋浦,越
发显得难以捉摸,变得神秘、眩惑、难舍,甚至令人痴狂。来描述苦恋苦求的感受?
这首诗用水、芦苇、霜、露等自然事物烘托出出一种清凉、朦胧的意境。秋晨淡雾,烟笼寒水,露凝霜结,烟水缥缈中一位少女隐现迷离,仿佛真的的存在,又仿佛只是虚影。女人柔如水,诗中的水象征了女性的柔与美,但寒水是否又象征这女性的狐高难求将主人公苦苦折磨。女子一会儿在水边,一
会儿在洲上,一会儿在水中,如魅影,如游仙 飘忽不定,牵人肠肚。再配以兼葭、白露、秋浦,越
发显得难以捉摸,变得神秘、眩惑、难舍,甚至令人痴狂。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一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人心切,一个劲儿地张望、寻求。“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她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她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见并不容易。
作者介绍
标题:蒹葭-诗经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16.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