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作者:唐代, 虞世南
蝉原文: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拼音解读:
chuí ruí yǐn qīnɡ lù ,bai liú xiǎnɡ chūdu shū tónɡ
jū ɡāo shēnɡ zìbai yuǎn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ɡ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垂着触须饮着清清的露水,长鸣声从疏朗的梧桐树中传出来。
栖居高处声音自然远扬,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传送。
相关赏析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颇为后世所称道。诗人以蝉喻君子,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和栖高饮露的特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流响”写蝉声的清越,隐示君子的高标逸韵;末二句暗示君子品格高洁,无须凭藉外力的帮助,自然能够美名远播,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遇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境界和风格,塑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九中评价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并为唐代文坛“咏蝉”三绝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
标题:蝉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21.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标题:蝉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21.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THE END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