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留客

作者:唐朝 张旭

山中留客原文

山行留客

张旭 〔唐代〕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

山行:一作“山中”。春晖:春光。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纵使:纵然,即使。云:指雾气、烟霭。

山中留客拼音解读

shān háng liú kè 

zhāng xù  〔táng dài 〕

shān guāng wù tài nòng chūn huī ,mò wéi qīng yīn biàn nǐ guī 。

zòng shǐ qíng míng wú yǔ sè ,rù yún shēn chù yì zhān y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山光物态沐浴于春日的光辉中,不要因为几朵阴云就打算回去。
即使天气晴朗没有阴雨迷蒙,去到山中云雾深处衣服也会沾湿。

相关赏析

这是一首替名山立言抒情,体物委婉细腻的诗。张旭草圣,以狂草甚至醉后以发濡墨的奇书著称。李白诗、裴旻剑舞、张旭狂草,当时称为三绝。张自述,见公主担夫争道,听鼓吹,观公孙大娘剑舞得草书笔法意,由是草书大进。有些传神了的事不足为据,但张旭的“狂”“狂”得天真,说明其人干什么都很投入,对艺术痴迷到发狂,这也许就是他能达到别人不能达到境界的根源。苦功、天份,都须要痴迷终于酿成的灵感来点燃引爆。

《山中留客》充满灵性。张旭吴郡人,也许洞庭西山、杭州五云就是这诗中被他描绘得神秘莫测的名山了。“留客”是张旭留客,也是作为大自然代表的山灵留客。客人来到山中,喜晴恶雨,乃人之常情,因为雨天泥泞沾湿寒冷,诸多不便。但雨天又具一种特殊的柔和诗意的艨胧美,什么都拉大了距离,增加一丝淡淡的感伤。所以“弄春晖”的晴天虽好,但“莫为轻阴便拟归”,阴雨天也自有好处。巴山夜雨、残荷听雨……都是著名诗境。张旭此诗,其曲折并未循山雨一线索写下去,而是由阴雨转到云雾缭绕变态之美,可谓曲而又曲。

云景在山中属点睛之笔。黄山峰、泉、松、云四绝,云海还应占首位,云海使黄山美景亿万年没有两个瞬间重复过!张旭写云赞云而不露痕迹,仅以“人云深处沾衣”一句,写尽浓云变态深情和山中浓翠幽深静谧之美,诗笔真如云海般灵动壮阔和飘逸自如。大概此处也体现张旭狂草之美,奔放无拘无束。

客人本来害怕阴雨,张旭反面着笔,极写阴云和此山中的阴云,是“诗从反面飞来"非常轻捷成功的一例。“人云深处亦沾衣”的其实并非去云雨,乃是诗的灵感。阴雨不但不可怕,还是山中美的根本。

作者介绍

张旭
张旭(约685年—约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版权声明:
标题:山中留客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331.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