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苏绾书记

作者:唐 杜审言

赠苏绾书记原文

赠苏绾书记

杜审言 〔唐代〕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注释】

苏绾(wǎn):作者的友人,曾任职秘书省和荆州、朔方军幕,官至郎中。书记:官职名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唐时元帅府及节度使府僚属中均有掌书记一职,掌管书牍奏记。

书记:此指书札、奏记两类散文。翩翩:以鸟儿飞翔时的轻快喻文才优美。

为许:为什么。从戎:从军。朔边:北方边地。

红粉:代指女性,此指苏绾的妻子。

燕(yān)支山:又叫胭脂山、焉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以其多产燕支(红兰花)而得名。

赠苏绾书记拼音解读

zèng sū wǎn shū jì 

dù shěn yán  〔táng dài 〕

zhī jun1 shū jì běn piān piān ,wéi xǔ cóng róng fù shuò biān 。

hóng fěn lóu zhōng yīng jì rì ,yàn zhī shān xià mò jīng n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我知道你才思敏捷,文书写得非常漂亮,却为什么要赴北疆边地去参军呢?

家中妻子将一天一天计算着分离的日子,燕支山下你千万不要长年滞留哪。

相关赏析

《赠苏绾书记》诗律严谨,平仄音韵谐和,后二句似对非对,表现飘逸自然的神韵。

首句“知君书记本翩翩”中“书记”是作动词用,非如诗题那“书记”是今

名词。这里用曹丕《致吴质书》中称赞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话,元瑜(瑀字)书记翩翩,致足乐也。”诗说“苏书记”担任秘书起草文书,胜任愉快,如鸟之翩翩,好比阮瑀。第二句“为许(为什么)从戎(参军)赴朔边(北边)”?是个问句,一二句倒装,首句即二句的答案。后二句是替留在南方的苏书记的年轻夫人(从“红粉楼”可知其人年龄)设想,设想苏夫人一定会非常想念北去参军任书记的丈夫“红粉楼中应计日”,一定会经常计算丈夫已离去多久和什么时候才是归期。至此,就逼出了第四句:“燕支山(在今甘肃,代指北疆朔边)下莫经年!年内一定要回南看望家室呀!写情曲折有致。闺思之苦得到淋漓尽致表现,隐隐地传达了反战思想。

后二句写苏夫人,忽从天外飞来,显得深刻有力。此法杜甫学去,剔除代为设想的痕迹,全神贯注,意境统一,更臻化境。如陷贼中作的《月夜》:“今夜鄌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清浦起龙《读杜心解》评,“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妙绝伦。”《赠苏绾书记》前后似微嫌脱节,不及《月夜》一气浑成,细腻精密。然而“诗从对面飞来”一法,小杜学的是老杜。

作者介绍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现县(今属河南)。大诗人社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治所在今越南河西省西北)不久召回,授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被称为“文章四友”。尤擅五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有《杜审言集》。

版权声明:
标题:赠苏绾书记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419.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