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仙引·才过笄年-柳永

作者:宋 柳永

迷仙引·才过笄年-柳永原文

迷仙引·才过笄年

柳永 〔宋代〕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注释】

笄(jī)年:十五岁。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岁举行戴笄的成年礼。
绾(wǎn):把头发盘旋起来打成结。云鬟(huán):高耸入云的发髻。女子成年后发式由下垂改为绾结耸立。
随分:随便、随意。
等闲:平常。“酬一笑”两句,即一笑千金,也懒得再看。
慵觑(yōng qù):懒得看,不屑一顾。
蕣(shùn)华:指朝开暮落的木槿花,借指美好而易失的年华或容颜。“华”,通“花”。
君:指这位歌妓恩遇的倾吐对象。
花:喻青春貌美的歌妓。
丹霄:布满红霞的天空。
烟花伴侣:青楼卖唱生涯。
朝云暮雨:语出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典故,这里比喻歌妓爱情不久长的卖唱生涯。

迷仙引·才过笄年-柳永拼音解读

mí xiān yǐn ·cái guò jī nián 

liǔ yǒng  〔sòng dài 〕

cái guò jī nián ,chū wǎn yún huán ,biàn xué gē wǔ 。xí shàng zūn qián ,wáng sūn suí fèn xiàng xǔ 。suàn děng xián 、chóu yī xiào ,biàn qiān jīn yōng qù 。cháng zhī kǒng 、róng yì shùn huá tōu huàn ,guāng yīn xū dù 。

yǐ shòu jun1 ēn gù ,hǎo yǔ huā wéi zhǔ 。wàn lǐ dān xiāo ,hé fáng xié shǒu tóng guī qù 。yǒng qì què 、yān huā bàn lǚ 。miǎn jiāo rén jiàn qiè ,cháo yún mù y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新近才满十五岁,刚刚开始梳绾发髻时,我就学习歌舞了。酒宴席上酒杯前,曲意迎奉王孙公子。要是平平常常给我一个笑容,便是千金我也懒得看上一眼。我常常只是害怕,韶华易逝,虚度了青春时光。
如今已受恩宠眷顾,要好好为花做主。万里晴空,何不一同牵手归去呢。永远抛弃那些烟花伴侣。免得叫人见了我,早上行云晚上行雨。

相关赏析

这是一首模拟青楼歌伎口吻写给她心上人,希望对方能将自己救出青楼,相偕到老,以免再过“朝云暮雨”生活的词。缠绵委婉,凄楚动人,言情而复具有很强烈的思想性。至于词中的主人公是否与柳永相识,是柳永的新交或是旧雨,这都无关紧要。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作者用这三句话简单交代了词中女子的过去,非常简洁。笄即簪,古代女子幼而蓬头,十五而笄,故曰笄年。绾,同管,绾云鬟即把头发束而成鬟,以示成人。说明她刚过十五岁,便已学歌舞。出来应酬客人。这时,她还是年轻美貌、酬应在酒席之上,得到过许多客人的赞许。这里尊,同樽,即酒具。王孙,泛指豪华的客人,解时不可执着。她在应酬客人得到“随分相许”之后,慢慢走红起来。“算等闲,酬一笑,使千金慵戏。”这两句描述她在歌场走红之后的一些心情变化,很有分寸。“算等闲,酬一笑”,是说她有时不经意地对客人报以一笑,自己虽是无意,但那些挥金如土的王孙哥儿,却往往便以千金相赏,以示豪华,并希望博得她的欢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千金之赏,她却是不屑一顾,而以“慵戏”的态度对待。戏,看的意思。慵戏,即懒得一顾。作者以此二字来形容其“红”得连千金已不屑一顾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了她在此时已经对这种青楼卖笑生涯有所厌倦,用以逼出下句:“常只恐,容易葬华偷换,光阴虚度。”葬华,即木槿花,花期很短,朝开夕谢。这位歌伎虽然正在走红,但对未来的日子却充满着疑虑,恐怕自己会像木槿花一样,转瞬谢去而虚度年华,到头来找不到好的归宿。这里,作者虽是写某一个歌伎,同样也对与词中主人公具有相同境遇的女子寄予了可贵的同情。

下片拟歌伎口吻向相好者所吐的肺腑之言:“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意思是说,我既然已经受到你的垂爱,便殷切地希望你能替我作主,改变我的这种境遇。要改变她当前的境遇,当然必须改变她当前的命运,就是要跳出青楼卖笑的悲惨圈子。办法只有一条:“万里丹霞,何妨携手同归去!”这里,万里丹霞,是虚写,是自由生活的代词。意思是,青楼以外的天地是很广大的,你何妨与我携手同归,永远相好。至此,作者更以愤怒的感情,对当时的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控诉:“永弃却,烟花伴侣”是控诉之一“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是控诉之二。前者说,这种“烟花伴侣”的生活应该永远弃却,不使存在,这里,不仅代表个人愿望,而且代表了自己的伴侣在说话;后者说免得别人再看见自己还是这种“朝云暮雨”的歌伎,发出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凌辱的灵魂的心声。

我们读过柳永的许多词,大多写旖旎风光,情绪婉约。这首词却不然,已非婉约所能范围。虽然所写仍是青楼女子,但作者所表现的却不是欣赏而是控诉的笔意,很值得我们佩服。柳永自己曾说:“忍把浮名,都换却浅斟低唱”。但是,我们以为,能写这样的好作品,纵然换却“浮名”,也就并非不值得了。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由于他的提倡,慢词广为流行。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陈振孙(南宋)评柳永的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版权声明:
标题:迷仙引·才过笄年-柳永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427.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