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嶰管变青律-柳永
作者:宋, 柳永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柳永原文: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柳永 〔宋代〕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萧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注释】
⑴迎新春:词牌名,柳永《乐章集》注“大石调”,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八句七仄韵,后段十一句六仄韵。
⑵嶰(xiè)管:以嶰谷所生之竹而做的律本,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定声器。《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此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⑶青律:青帝所司之律,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青帝为司春之神,青律也就是冬去春来的意思。
⑷帝里:指汴京。
⑸阳和:暖和的阳光。
⑹轻煦:微暖。
⑺嘉节:指元宵节。
⑻三五:正月十五。
⑼九陌:汉代长安街有八街、九陌。后来泛指都城大路。
⑽罗绮:本为丝织品,这里指男女人群。
⑾然:通“燃”,点燃。
⑿绛树:神话传说中仙宫树名。《淮南子·墬形训》:“﹝昆仑山﹞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这里指经人工装饰的树。
⒀鳌山:宋代元宵节,人们将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亦作“鰲山”。
⒁素月:洁白的月亮。
⒂绝缨掷果:绝缨,扯断结冠的带。据 《韩诗外传》卷七载: “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后三年, 晋与楚战,有楚将奋死赴敌,卒胜晋军。王问之,始知即前之绝缨者。”掷果,《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
⒃更阑(lán):夜深。
⒄康阜(fù):安乐富足。
⒅随分:随便。
⒆堪:可是。
⒇争忍:怎么忍心。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柳永拼音解读:
yíng xīn chūn ·jiè guǎn biàn qīng lǜ
liǔ yǒng 〔sòng dài 〕
jiè guǎn biàn qīng lǜ ,dì lǐ yáng hé xīn bù 。qíng jǐng huí qīng xù 。qìng jiā jiē 、dāng sān wǔ 。liè huá dēng 、qiān mén wàn hù 。biàn jiǔ mò luó qǐ ,xiāng fēng wēi dù 。shí lǐ rán jiàng shù 。áo shān sǒng ,xuān tiān xiāo gǔ 。
jiàn tiān rú shuǐ ,sù yuè dāng wǔ 。xiāng jìng lǐ 、jué yīng zhì guǒ wú shù 。gèng lán zhú yǐng huā yīn xià ,shǎo nián rén 、wǎng wǎng qí yù 。tài píng shí 、cháo yě duō huān ,mín kāng fù 、suí fèn liáng jù 。kān duì cǐ jǐng ,zhēng rěn dú xǐng guī q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汴京城内都是还度佳节的人群,绮罗丛中煽起阵阵香风。十里花灯如珊瑚般美丽。装饰有彩灯的假山耸立着,各种乐器声音震天响。
渐渐地天水一色,月亮正当中天。街道里,少男少女狂欢忘形。到了夜深的时候,少男少女往往在竹阴花影下谈情说爱。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和民间都欢快,百姓生活安乐富足。随处都可以举行美好的聚会。可是对着这种美景,怎么忍心独自离去呢?
相关赏析
这首词,写都城开封元宵盛况。一起以节令之变换,点出帝京新春和暖。接着写天气晴朗更使气候宜人。“庆嘉节,当三五”实写具体的佳节之欢。十五元宵,实际上是灯节“列华灯”三句,铺写家家张灯结彩,而赏灯人之多,却是暗写,以“罗绮”“香风”代替男女人群。“九陌”“十里”极言其广。“十里”三句,再写灯的张挂在高高低低处,而配合着音乐演奏。箫代表管乐器,鼓代表板乐器,都是适合在热闹场合中吹打的。上片是极写元宵的气候、灯景、乐器,而人却只是在这环境中以衣锦飘香、若隐若现地浮动着,可谓虚中有实,似少实多,以某些特征而代表全人,而人又是“遍九陌”之多的。下片以“天”接“天”,从“喧天箫鼓”过渡到“渐天如水”,一“渐”字,拉开了时间的线索,时候不早了“天如水”,天清而静。“意月当午”月照正中。人自赏灯来,又转入各自寻见所次。“绝缨掷果无数”用的是典故,但已非一人之艳遇,而是“无数”之多。更”两句,写景美,写事动人。"烛影花阴”,明明班暗,滕,往往奇遇多少流韵事,然而乐而不理,就此熟住“平”二句,推开来写当时承平气象。这里,我们可以从祝穆《方舆胜览》记载范镇的话,说明这首词的史料价值。辞云:
“范蜀公尝曰: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又黄裳在《书乐章集后》称:“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站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我想见其风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世之黼藻,岂可废耶!”(《演山集》卷三十五)
从这些评述中,可以看出柳永以慢词描写都市风光、承平景象,是有特殊成就的。词的最后是对景“争忍独醒归去”,是乐而忘返了。这首词,以铺叙见长,气象渲染,浓淡适宜。写景则时疏时密,用典则结合时宜。人物都是在良辰美景中出现而又是活跃着的,呈现出太平景象。以此句做结更是含有欢乐常保的意义。
作者介绍
标题:迎新春·嶰管变青律-柳永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429.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