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柳永

作者:宋 柳永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柳永原文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柳永 〔宋代〕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注释】

婆罗门令:词牌名。
恁:如此,这样。
和衣睡: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觉。足见寂寞无聊之极。
疏窗:雕有花格的窗子。宋·黄裳《渔家傲》:“衣未剪,疏窗空引相思怨。”
摇曳:来回晃荡的样子。
展转:即“辗转”。
云雨:指男女欢合,出自宋玉《高唐赋》。
攲(yi)枕:斜倚枕头。攲,依靠。
咫尺千里:比喻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好像是远在千里之外一样。 咫,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柳永拼音解读

pó luó mén lìng · zuó xiāo lǐ nèn hé yī shuì 

 liǔ yǒng   〔 sòng dài 〕 

 

 zuó xiāo lǐ nèn hé yī shuì , jīn xiāo lǐ yòu nèn hé yī shuì 。 xiǎo yǐn guī lái , chū gèng guò , xūn xūn zuì 。 zhōng yè hòu 、 hé shì hái jīng qǐ ? shuāng tiān lěng , fēng xì xì , chù shū chuāng 、 shǎn shǎn dēng yáo yè 。 

 kōng chuáng zhǎn zhuǎn zhòng zhuī xiǎng , yún yǔ mèng 、 rèn qī zhěn nán jì 。 cùn xīn wàn xù , zhǐ chǐ qiān lǐ 。 hǎo jǐng liáng tiān , bǐ cǐ , kōng yǒu xiāng lián yì , wèi yǒu xiāng lián j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昨夜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了,今夜又是如此。睡前独自饮酒,一直到初更时分才醉醺醺地归来。刚过中夜,又被惊醒,是为什么事呢?寒冷的天气,微风细细,吹动花格窗子,灯火摇曳不定。

  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要重温旧梦,却难以继续。心中无限情绪,情人却在万里之遥。这良辰美景,空有相思的情意,却没有相见的办法。

相关赏析

《婆罗门令》是柳永首创的词牌,它与《婆罗门引》却是不相干的两个词牌,或许它们间有某些音乐曲调上的渊源吧。首创的,或称自度的,在写词时不受前人腔调的限制,应是写好词的方便条件之一,因为本无框框可言。离别相思之苦,是自古至今人间常情中之不可或缺者,几乎人人都有过经历,所谓悲欢离合,本是矛盾而相生相背的普通事物。但一旦亟欲合而非离不可的时候,其中滋味确是万分不好受而又无可奈何的。这首词写的就是初别时分的熬煎般的苦涩。

柳永在词作中勇于直抒真情,是他的一大特色。为此每遭贬斥。南宋人吴曾(虎臣)说:“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见《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柳三变词》)南宋人陈直斋(振孙)则说:“柳词格调不高,而音律谐缓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两位宋人之语已足见评柳之一斑。吴、陈之所以有上述评价,在这首词中已颇可得见其消息一二。中国数千年封建禁锢,于男女之大欲是终始不许挂齿的,稍着边际也是在所不容的,柳永其实只是稍稍冲破了一点点,然而非议已接踵而来,不亦可叹!南宋词人张炎则说:“柳词亦自批风抹月中来,风月二字,在我发挥,柳则为风月所使耳。”清代大词人陈廷焯则说:“耆卿(柳永)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徽左,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也。”不论离他远近,反正都因柳永的敢写情欲而被视为失忠厚,为风月所使意境不高。尚有称之可近俚俗(黄昇语)、多杂以鄙语(孙敦立语)等等的。不一而是。这首词词意清楚,句句真情,勿庸词费于诠释串讲,含义自明。恐怕亦正因此,历来宋词及历朝词之选本,都很少选它。其实无非就是直写了和衣睡、云雨梦,正面嗟叹好景良天之空抛度,分隔两地的两颗心彼此一样,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等等吗?还不只是徒叹奈何,无计冲隔之苦吗?只是在此苦闷中,凭借倚声,似有一吐心曲,稍慰恋情之意而已。这恐怕还只能属借酒浇愁愁更愁之流亚吧。

清末冯煦在他的《蒿庵论词》中,有《论柳永词》一则,说:

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然好为俳体,词多媒黩,有不仅如《提要》所云,以俗为病者。《避暑录话》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三变之为世诟病,亦未尝不由于此,盖与其千夫竟声,毋宁白雪之寡和也。盛全这是一则较晚近之词论者,全面评论柳词的通论,用它来具体地专论这一首柳词,倒也十分恰切。冯煦虽晚近,但还是跳不出数千年封建的禁锢,这也十分自然,直至今天不是也还跳不出来吗?而他能在肯定柳词价值之论中,指出柳永能“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实为词论中之中

肯綮者。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由于他的提倡,慢词广为流行。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陈振孙(南宋)评柳永的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版权声明:
标题: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柳永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435.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