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

作者:唐朝 杜甫

《新安吏》原文

新安吏

杜甫 〔唐代〕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注释】

①更:岂。次:依次。③中男:唐玄宗时期,

定十八岁为“中男”。④伶俜(沖^:形容孤独。

⑤不到水:指掘壕很浅。@仆射(祚〉:官名。

此指郭子仪。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新安吏》拼音解读

  kè xíng xīn ān dào , xuān hū wén diǎn bīng

  jiè wèn xīn ān lì ,  xiàn xiǎo gèng wú dīng ?

  fǔ tiě zuó yè xià , cì xuǎn zhōng nán xíng 。

  zhōng nán jué duǎn xiǎo , hé yǐ shǒu wáng chéng ?

  féi nán yǒu mǔ sòng , shòu nán dú líng pīng 。

  bái shuǐ mù dōng liú , qīng shān yóu kū shēng 。

  mò zì shǐ yǎn kū , shōu rǔ lèi zòng héng 。

  yǎn kū jí xiàn gǔ , tiān dì zhōng wú qíng !

  wǒ jūn qǔ xiàng zhōu , rì xī wàng qí píng 。

  qǐ yì zéi nán liào , guī jūn xīng sàn yíng 。

  jiù liáng jìn gù lěi , liàn zú yī jiù jīng 。

  jué háo bù dào shuǐ , mù mǎ yì yì qīng 。

  kuàng nǎi wáng shī shùn , fǔ yǎng shèn fēn míng 。

  sòng xíng wù qì xuè , pú yè rú fù xi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旅客走在新安县的道路上,听见阵阵喧哗呼叫征兵的声音。走上前去问新安吏:“难道是新安县小,再也抽调不出壮丁吗?”新安吏回答说:“昨晚下达的府帖,没有壮丁就依次选调中男去。” “中男实在又矮又小,怎么能够去守卫王域呢? ”稍胖的中男还有母亲前来相送,瘦弱的中男则是孤单伶仃。暮色中白茫茫的河水向东流去,青山好像还犹自带着哭声。“莫要自己使眼泪祜干了,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眼泪枯干了即会露出骨头,苍天大地终归是无情的!我们的军队这次攻取相州,日夜盼望他们能迅速平定叛贼哪里想到賊心难枓,溃败的军队零零星星地归回本营。这次征兵屯营故垒以就粮草,操练士卒就在洛阳附近。挖掘战壕不会深到见水,放牧战马的差役也还算轻。何况朝廷官军名正言顺,抚养爱护战士的条例很分明。送行的人不要悲伤泣血,郭仆射待士兵亲如父兄”

相关赏析

唐肃宗乾元元年058〉冬,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在邺城包围了安庆绪叛军。但昏庸多疑的唐肃宗不善统率,又难粮食不足,士气低落,后来史思明援军至,饼军大败。席王朝为了补允兵力,大肆抽厂拉夫。杜甫亲眼目I店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若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别'《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诗人通过对官史大毋抓捕中男服役这一眼见亊实的描写表达了诗七对人民的深蜇同情但除此之外,诗中还反映出杜南矛盾的心观;一方而,诗人对统治片大雖征厂感钊愤怒,对人民表示同情;另一方面,诗人又劝说中男,鼓励他们参军作战。这种矛质心理主要造由,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蜇灾难,维护闽家和平统一是摆在第一位的;统治者昏丨范无能,将战争的灾难推向人民,强征丁壮,这也确实闻之令人激愤。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称“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诗人社审言之孙。年轻时应进士举,不第,浸游各地,后客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中提奔唐肃宗,授左拾遗。后弃官入蜀,定居成都洗花溪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式重中任参谋,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携家出题,漂油江南,病元于途中。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展现了唐代由盛而我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讲史”。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有《杜工邮集》

版权声明:
标题:《新安吏》
链接:https://www.cxykgs.com/arts/60.html | 最新文章
声明: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无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